這十年,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
6月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科技強國”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萍疾坎块L王志剛在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立足中國特色,著眼全球發展大勢,把握階段性特征,對新時代科技創新謀篇布局。在目標上,我們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在擺位上,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戰略上,我們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路徑上,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十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科技界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國家行列,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道路?!蓖踔緞傄詳祿槔f,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增長到2.44%。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既是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
“十年來,全國各地方、各部門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戰略部署,中央和地方協調聯動,東中西部協同創新,科技產業金融融通發展,支撐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統籌推進,匯聚形成了全國上下勠力同心、銳意創新的磅礴力量?!蓖踔緞傉f,我們堅持“四個面向”,形成了支撐發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創新發展新的戰略格局。
具體而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在量子信息、干細胞、腦科學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面向經濟主戰場,以高質量的科技供給帶動產業邁向中高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超級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加快應用,推動數字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戰略必爭領域補短板、強能力,支撐港珠澳大橋、川藏鐵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設順利實施。深海油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型核電技術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組織全國精銳力量開展疫情防控應急科研攻關,在疫苗、藥物、檢測試劑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創新成果,有力支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創新藥物、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先進診療技術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高質量的創新成果。
“我們堅持以改革促創新,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蓖踔緞傊赋?,同時,堅持擴大開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新格局。開放合作是科技支撐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應對全球挑戰的必然要求。十年來,我國實施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與161個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關系持續發展?!耙粠б宦贰眲撔轮芳涌熹伨?。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人類生命健康等領域,與世界各國的聯合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未來,中國科技開放的大門將會越開越大,我們愿與更多國家科技同行交流合作,并努力為世界科技進步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多中國科技的貢獻。
王志剛坦言,我國科技創新在原創能力、高端人才、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還有不少短板弱項,既要抓住重要發展機遇,也要應對一系列風險挑戰?!拔覀兿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科技界將進一步堅定創新自信,奮力攻堅克難,勇攀科技高峰,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建設科技強國的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就,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他說道。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