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市共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場推進會召開, 蔡奇王志剛陳吉寧等部市領導現場檢查
4月16日上午,部市共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場推進會召開。市委書記蔡奇,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市政協主席魏小東,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延昆以及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
蔡奇強調,要全力抓好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政策落地。改革舉措要逐項細化,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爭取早落地早見效。推動有條件的改革措施在城市副中心落地實施。先行先試改革要盡可能把問題窮盡,起到壓力測試作用。市相關部門主動對接服務,把政策供給與企業需求結合起來,讓企業、園區受益。
蔡奇強調,要全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辦好國家實驗室,加緊開展科研攻關,力爭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研發平臺開工建設,研究設施平臺開放共享機制,形成協同創新效應。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在京創新發展?;A研究是源頭活水,要發揮各類創新主體作用,建設一批前沿科學中心、共性技術平臺和創新聯合體,推動基礎研究和“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更多“從0到1”突破。
蔡奇強調,要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中關村科學城發揮創新生態優勢,拓展更多創新空間,推動人工智能、空天、區塊鏈等產業集聚發展。懷柔科學城推進國家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先導區建設,做好“科學+城”文章。未來科學城強化東西聯動,努力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持續打造千億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順義大力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第三代半導體、航空航天產業集群?!耙粎^十六園”是一個整體,市里加強統籌,各區主動作為,優化各分園產業布局,探索實施分類管理。成果轉化落地是最好的創新?!耙粎^”要積極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重大項目,其他區根據自身定位有重點地吸收“三城一區”外溢科技創新成果。
蔡奇強調,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要加強戰略人才力量建設,抓緊制定實施《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方案》。支持企業與在京高校院所、創投機構等共建特色研究院、交叉學科實驗室,培養急需緊缺人才。持續打造北京學者、科技新星等人才品牌項目,加大優秀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資助力度。實施北京市建設一流大學群體“十項行動計劃”。用好用活各類人才,研究建立“揭榜掛帥”等公平競爭遴選機制。
蔡奇強調,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中關村論壇是開展對外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平臺,要以更高標準做好今年籌辦工作,爭取更多務實成果,提升論壇影響力。優化常態化辦會機制,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亮點”。支持國家科學中心國際合作聯盟、“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等建設,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渠道。
王志剛指出,北京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效,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新突破,先行先試改革縱深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萍疾繉⑴c北京市和各部門加強協同配合,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把握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要充分發揮戰略科技力量引領作用,全力支持在京國家實驗室制度化、規范化運營,培養更多創新型領軍企業和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扎實推進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完善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頂層設計,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支持北京用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大戰略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支持推動中關村論壇向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平臺化方向發展,拓展國際科技合作交流。
陳吉寧指出,近年來,北京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積極探索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在創新導向、創新主體、創新模式等方面發生了深層次變革,高水平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對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能力持續增強。要繼續做好改革這篇文章,進一步強化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合重點任務攻關需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創新主體活力。要加強部市聯動,發揮北京高校、科研院所聚集優勢,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統籌用好空間資源,推動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取得扎實成效。要著力豐厚創新要素、優化創新生態,加強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專業孵化加速平臺等建設,加大項目經理人等各類專業人才培養引進力度,推動創新主體與市場高效對接,提高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質效。要研究把握創新規律,深化頂層設計,增強政策系統性針對性,為加快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制度支撐。
中央有關部門和北京市領導田學軍、李萌、徐曉蘭、歐文漢、湯濤、譚作鈞、張濤、何華武、高瑞平、崔述強、殷勇、張家明、隋振江、靳偉,市政府秘書長戴彬彬,部分中央部屬高校、國家實驗室主要負責同志,十六區和市有關部門、企業、高校負責同志參加。
附件下載: